1963年春,东南沿海某地遭遇特大干旱,县委决定在龙江大队堤外堵江引水救旱。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主动随承担最大牺牲坚决执行县委指示,决定牺牲三百亩产田,放弃一窑砖副业收入,与本位思想严重的大队长李志田发生剧烈冲突。最后,江水英团结干部、群众,坚持送水到旱区,使全区九万亩受灾土地得到挽救。
考释
根据上海京剧院同名剧本移植。此剧是以“文化大革命”八个样板戏为样板创作的现代革命京剧。潮剧文本全部照搬京剧本。70年代初,汕头地区潮剧团、潮安潮剧团、澄海潮剧团演出。
王建安将军最恨弄虚作假,凡事均躬身亲察。“文革”中某日,王建安将军到样板戏《龙江颂》原型地调查,发现情况与宣传材料出入很大,即按实际情况向上反映。江青批示《龙江颂》是“唱腔的需要”。将军由此被扣上“反对革命样板戏”的大帽子,挨批甚烈。山西大寨为全国农业生产典型。某日,王建安将军到大寨参观,不按指定路线,不听经验介绍,而是上坡下田,走村串户,与农民个别交谈。参观后,他写调查报告向中央反映:大寨农民家中没有余粮,农田作业基本上是手工,并提出,实现“四化”首要问题是把粮食搞上去。该报告被转发中央政治局学习。
京剧样板戏 《龙江颂》1972(北影)-=[京剧网]MP3戏曲=.rar
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X-vrMaL297U63q7wO3qjWw 提取码:h8fl
“样板戏”都是歌颂工农兵的,以革命战争题材居多。歌颂工人的是《海港》,歌颂农民的就是《龙江颂》。它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一部现代京剧,它不在“八个样板戏”之内,但也属于样板戏系列,诞生较晚。最初是福建话剧团同名话剧,首演于1963年,故事情节感人,观众反响强烈,当时得到了一些中央领导和文艺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。1969年,由上海京剧团移植改编成京剧,出台以后,吸引了更多的观众,效果很好,反响更加强烈。
这部戏是根据真实故事创作而成。说的是我国南方某地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旱,一座山将这个地区分成两个天地,前山是龙江村,得天独厚,有一条九龙江通过,水量充沛,可以旱涝保收。而后山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,有9万亩农田面临绝产的境地。在县委召开的抗旱救灾会议上,决定在龙江村筑堤截江提高水位,把江水引到后山,浇灌那9万亩农田。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欣然接受了这个光荣任务,决定发扬共产主义风格,“丢卒保车”,顾全大局,宁可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,保护整体利益,为久旱盼水的9万亩农田送水灌溉。可是,如此将淹没本大队的500亩高产田和部分房屋。江水英接受任务后马上回村安排部署,“接重任乘东风急回村上,面对这波浪翻滚的九龙江,岂能让旱区缺水禾苗黄。党决定堵江送水奇迹创,齐动员全力以赴救旱荒。”她同时预测到,这场抗旱斗争“在眼前有一场公私交锋仗,战斗中人换思想地换装。”围绕着“公私交锋仗”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,在以江水英为代表的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努力奋战下,筑堤截江,引水到后山,最终使9万亩农田得救,龙江大队的500亩高产田被淹,但是,他们来个“堤外损失堤内补,农业损失副业补”,把所受的损失也夺了回来。从演这出戏以后,当时的社会上把舍己为公,牺牲局部利益,保护整体利益,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精神,称为“龙江精神”或“龙江风格”。
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,江水英的回答是“毫不利己破私念,专门利人公在先”,把困难留给自己,把方便让给别人。她说:“手心手背都是贫下中农的肉,山前山后都是人民公社的田”,这是多么朴实亲切的语言!
面对本大队的高产田将要被淹,她表示“一花独放红一点,百花盛开春满园。在今日牺牲一块高产田,可赢得那后山,9万亩良田,得水浇灌,滔浪随风卷,大旱年变成丰收年。”
“龙江精神”赢得了后山人的高度称赞,他们说“真是金水银水甘露水,比不上龙江送来的风格水呀!”
当年毛主席、周总理先后看了这出戏,都给予很高的评价。毛主席说:“这个戏很好,让水,不争水!龙江精神,这是共产主义风格!你们为5亿贫下中农演了一个好戏。我们国家将近6亿人口,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戏还只有你们《龙江颂》一个。”
在话剧《龙江颂》里的党支部书记是个男性,改编成京剧以后,决定换成女性,有人说,这是“重女轻男”。其实,这种说法很外行,京剧不同于话剧,京剧讲究行当,一出戏里要行当齐全才好听好看,特别是现代戏,要接近生活。试想,如果在京剧《龙江颂》中,主要人物是两个男性,一个老生,一个花脸,没有旦角,那就缺少艺术效果。假如江水英和李志田的对唱,变成两个男性的话,就是一生一净对唱,那就有点像《空城计》了。把党支部书记换成女性以后,主要人物,一旦一净,形象鲜活,好看好听。提高了艺术效果。
我还是认为,要想演好一出戏,剧本确定之后,关键在于选好演员,而选一个好演员也真不容易,京剧界有一句谚语说得好,“三年能出一个状元,十年出不了一个好唱戏的”。《龙江颂》的主演选了李炳淑,选对了。李炳淑原来是安徽省一个小京剧团的演员,她天分条件很优越,扮相好,嗓音纯正甜美。1959年,17岁的李炳淑到上海戏曲学校进修,当时的校长是著名昆曲艺术家俞振飞,副校长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言慧珠,他们夫妇二人慧眼识英才,重点培养李炳淑,并打算把李炳淑留校任教。可是,安徽省眼看着李炳淑将要成名,哪里肯放。说来也巧,此事居然惊动了毛主席。1960年,毛主席在上海开会,知道有个京剧后起之秀李炳淑,休息时间曾看了李炳淑的清唱,毛主席说:“小李呀,你很了不起呀!你看看为了你的事,上海和安徽的官司打到我这里来了。”毛主席和在场的上海、安徽的领导说:“小李不是安徽的,也不是上海的,她是国家的。”毛主席的一席话,使李炳淑顺利调到上海。后来她又拜梅兰芳大师的大弟子魏连芳为师,技艺大为长进,1961年,她就随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到香港演出《杨门女将》等戏,赢得了广泛的关注,被业内人士誉为“国剧后起之秀”,“六十年代最杰出的梅派青衣”。
她的演出风格继承和发扬了梅派扮相雍容华贵,唱腔甜润厚重,念白富于韵味的艺术风格并有自己的特色。京剧的演唱讲究“字儿,气儿,劲儿,味儿”。“字儿”就是咬字清晰,字正腔圆,“气儿”就是气口,发声运气得当,“劲儿”就是要掌握好发声的节奏、力度,“味儿”最重要,就是表现出流派的韵味,特色。在这方面,李炳淑梅派的味儿十足。她演的《龙江颂》,于1972年拍成电影,当时电视还未普及,人们要排队买票争看《龙江颂》,不仅学到了“龙江精神”,也认识了一位氍毹新星,从那以后李炳淑的名字家喻户晓。
现在,歌颂集体主义精神、共产主义风格的《龙江颂》只是偶尔的在一些演唱会上唱几个唱段,而全剧基本上已不再演了。因为“改革开放”以后,分田单干,农民已经是个人顾个人了。原来一个公社,甚至一个大队都有水库、水渠,用于蓄水灌溉。但是,分田以后,这些水利工程没人管了,年久失修,水库大多干涸,已没有蓄水能力,水渠淤塞,致使水灾、旱灾频仍。试想,如果再发生“后山”那样的旱情,无论怎么严重,恐怕不会再有宁愿淹自家的田,也给别人送水的“龙江精神”了。
中国农民很优秀,勤劳勇敢,富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但是,不可否认,中国农民也有致命的弱点,缺少大局观念。《龙江颂》中的大队长李志田就是这种典型代表。抗旱救灾的过程中使李志田受到了深刻的教育。江水英教育李志田“抬起头,挺胸膛,高瞻远瞩向前方……”这也是党在教育广大农民。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,对他们的缺点不能听之任之,要教育他们大公无私,克服小农思想。使他们眼光放大,顾全大局,胸怀远大目标。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,只有这样才有前途。
本文章的二维码
用手机扫码打开本页
-
扫码下载安卓APP
-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-
返回顶部
如本站内容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告知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,请联系我们。其版权归相关影音公司所有。
本站为个人性质公益戏曲网站,仅供戏迷朋友参考学习,不接收任何商业广告。 ICP备86104658号